除了積極儲備專業知識之外,

外語能力、個性開朗、

主動積極、又有創意、

口才一流……都很重要,

擁有這些附加價值,

別人才會主動來挖角啊!

 

許多企業人士對目前大學畢業生不滿意之處,首推「書寫與表達能力極差」。因為,現在年輕人習慣使用電腦,很少像過去一樣,重視手寫作文,以致常使用火星文,也不太用正確的標點符號,文詞經常無厘頭、不通順;同時,學生在學習過程中,較注重考試,少口語表達能力。

 

一般而言,大陸學生的口才,十分伶俐;美國學生在課堂上,也經常舉手搶答;可是,台灣大學生在表達能力上,顯現出「害羞、靦腆」的居多。對於「舉手發言」這件事,大部分人都覺得,「不要點到我、不要叫我」最好,站起來說話,多尷尬、多難堪!

 

可是,在大學畢業後、踏入社會,首要條件就是要有「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」。面對全球化、兩岸人才競爭,年輕人必須有更好的語言表達能力;如果 少獨立思考能力,不能妥切表達自己的想法,也沒有優美的措辭與應對能力,那麼,就會失去競爭的優勢。

 

傳說,清朝大文豪紀曉嵐,曾經赤裸上身,可是剛好乾隆皇帝走過,他趕緊躲入桌子底下迴避。在乾隆還沒離開之時,紀曉嵐在桌子底下冒失地問了一句:「老頭子走了沒?」結果,觸怒了龍顏。乾隆命令他立刻作解釋,否則定罪。

 

此時,紀大學士靈機一 ,笑笑地說:「吾皇萬歲名為『老』,國家元首名為『頭』,真龍天子是為『子』!」乾隆一聽,破怒為笑,饒他一命,賜他不死。

 

一個懂得說話藝術、幽默風趣、言之有物的人,在職場上,總是受到歡迎,甚至是可以化險為夷。當然,一個年輕人的口語表達要「言之有物、言之有序、引經據典、有條不紊」,是很不容易的;但,這「積學儲寶」的功力,也是可以訓練的。

 

在年輕時,除了寫日記之外,我也喜歡閱讀、朗讀;多看各種不同雜誌,或是把手邊有的文章,拿起來「開口朗讀」。我覺得,閱讀和朗讀不同。閱讀,可以快速瀏覽。但朗讀,是在訓練自己的口齒、發音、語調、抑揚頓挫。透過朗讀,我可以儘量將文章內容「用很有韻律、韻味」的方式,將它大聲朗讀出來。

 

朗讀,也是在練習自己的自信。我們藉著多閱讀、多朗讀,把雅俗共賞、精闢簡要的文章,適切地表達出來,那麼,久而久之,我們的心情就會更有自信,表達就會更有味道。所以,「多看、多讀、多說、多寫、多充實自己」,一定可以讓自己的書寫能力、表達能力更好,也才能在眾多競爭對手之中,脫穎而出!

 

有人說,「畢業」就是「斃業」;也有人說,「畢業」就是「失業」。可是,那是別人,是沒有能力的人呀!你,你一定要做個「有能力的人」--有專業知識、有好的表達能力;透過極棒的「說與寫」的能力,把你的專業知識表現出來給別人看。也因此,擁有「可攜式的能力」、「別人拿不走的能力」,你畢業後,絕不會失業啊!

 

看看憨這個字。「憨」‧敢+心。也就是,「勇敢」加上「用心」!一個人要懂得積學儲寶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專業,就是要「勇敢」加上「用心」。

 

練習文筆、口才,「多看、多讀、多寫,也多聽演講」,「多創造機會舉手發言」、「多挑戰自己的膽識」、「多建立自己的信心」,這樣,就一定可以在人生舞台上,找到一個極棒的位置,讓你充份發展、揮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aR 史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